跳过主内容

世界那么大,我想让孩子们的人生多一种可能

从小在城市生活,然后按部就班地上大学、去国外深造。按照惯常的人生轨迹,毕业回国后,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过着白领的生活,应该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但是,眼前的这位东北姑娘却并没有这么做,她在学成之后没有回到熟悉的黑土地或是繁华的大城市,而是一头扎进了祖国的大西南。

城里人的农村情结 微力笃行支教偏远山区

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姑娘叫赵婉璐,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英语专业;之后,她选择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继续深造教育学。临近毕业时,当大部分同学还在纠结哪份工作薪资更高、待遇更好,或者能够提供工作签证时,赵婉璐却显得很淡定,而她的这份淡定来源于深藏在心底的一份特殊情结。

“以前一直生活在城市里,那时候听新闻里说农村的教育状况非常落后,但是总感觉离我的生活太遥远。我一直都想趁着自己还年轻,去农村亲身经历一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谈到“力所能及”,她很认同微软奉行的“微力笃行”。她觉得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弱,但是通过支教这样身体力行的方式却可以实实在在帮助到落后地区的学生,因为对大多数山里的孩子来说,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也许是唯一的出路。在得知有一个项目正在为偏远地区招募支教老师时,她马上投了简历,通过Skype面试后,不久就收到了自己毕业后第一个也是唯一向往的Offer。

1.Teaching English

连接世界,梦想才可照进现实

赶着参加新学期开学前的培训,赵婉璐落地北京后,没来得及回家一趟,就直奔云南,培训结束后,赵婉璐被安排到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初级中学教英语。虽然事先已经给自己打了预防针,反复做了心理建设,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赵婉璐来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巨大差异还是让她很不适应。而这之中让她感触最深的就是当地封闭的环境及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的陈旧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

“当地的教育管理还是老一套:学生如果犯错误,老师就是打,目的是叫学生怕,然后才能听话,这种打压式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低,也无法产生发散思维。当地的英语教学方法普遍是死记硬背,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也让不少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看到这种情况赵婉璐表示刚开始她很着急,但后来就开始寻找症结,想着如何去做些改变。她理解到落后的教育模式是源于当地所处环境太封闭,孩子们普遍缺乏跟外面世界的连接。不必说真正踏出家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使用互联网对这些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奢侈。赵婉璐告诉我们,她所教班级里面有90%的孩子家里都没有电脑,上中学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现在好多孩子打字还是“一指禅”。而她所在的中学一共有620名学生,提供给学生们使用的计算机却只有30台,这其中还包括几台“古董”电脑。身处这样一个“信息孤岛”,不知外面世界为何物的孩子们出现了自满自足、不求上进的心态。

于是,“连接世界”成为了赵婉璐改善教学的指引。她在自己负责的班级及学校里开展了“听MP3学英语”、“看大片学英语”和“笔友项目”等活动后,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及渴望世界的无限,渐渐地孩子们从原来的抗拒学习慢慢开始变得主动了。

2.Two students

放飞思维,编程为孩子们架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从改善英文教学的成功中,赵婉璐感受到教育的珍贵之处。要真正帮助孩子们改变命运,不应仅仅停留于提高其英文水平,而在于通过帮助孩子们建立与外界的连接,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考及逻辑思维。而在环境封闭、交通闭塞的农村,也许信息才是连接一切的最佳桥梁。

赵婉璐说,如果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由此带来的支教信息,她就不可能来到这里,更不可能认识这群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在她看来,计算机不单是社会生存的一项技能,更为孩子们看世界提供了多种视角与可能。于是,赵婉璐就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学校里为数不多的设备激发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习用计算机和网络认识世界。

在赵婉璐苦苦寻觅外界资源时,她得知微软正在全国各地举办向青少年儿童推广编程教育的“编程一小时”,这是一个向大众展示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基础计算机科学知识的活动。经过了解,她认为这是一个不但可以让孩子们掌握基础编程技能,更可以提升他们思考方式的平台。编程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看待世界的视角、交流的视角、学习的视角,而参与“编程一小时”活动则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帮助他们打开想象的空间。

3.HoC at Yunnan school

“我觉得微软推动的‘编程一小时’特别适合这群孩子。不仅有很强的趣味性,吸引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计算机,让他们更愿意使用计算机,更是帮孩子们为与世界连接做好准备。因为编程所代表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思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   当“编程一小时”真正走进赵婉璐课堂的那天,精心设置的闯关形式和愤怒的小鸟等游戏的丰富界面彻底激发了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兴趣,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们体验到了编程背后的那个无限世界。

赵婉璐并没有停留在通过信息网络看世界,她想为孩子们争取的是真正“连接世界”的机会。因为积极组织并参与“编程一小时”,赵婉璐收到微软2015“创新 • 未来”论坛的邀请,请她来北京分享女性如何在科技及互联网世界贡献力量、予力社会。赵婉璐告诉我们,她得到消息的当下就决定了要尽一切力量带她的学生一起来,因为这是他们真正可以连接世界的机遇。微软破例为赵婉璐极力推荐的两个女学生承担了在北京参加论坛费用,而婉璐通过众筹为两个孩子筹集到了路费。

论坛上,5.IC Tour at booth两个孩子和微软的工程师一起体验了微软酷炫的“黑科技”,并和科技企业的领袖以及优秀的创业青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前总觉得科学很抽象、很枯燥,而且觉得以后在家务农、打工也挺好的,因为在我们那儿基本都是这样。但是来到这里,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科技竟然可以这么酷。谢谢赵老师,也谢谢微软给我们的机会,等长大了,我们一定也要像他们那样,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发明这些很酷的东西。”论坛上,两个孩子一直兴冲冲地跟我们分享她们的感受。

今年是赵婉璐参与支教项目的最后一年,谈到她在支教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时,她是这样回答的:“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的人生不只一种可能性,在微软的帮助下,我觉得自己做到了。”最后,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时,赵婉璐停顿了许久后认真地说:
“世界这么大,我想带着她们多看看,他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