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11 月 07 日,北京——今天,微软公司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此备忘录,三方将共同合作建立昆明市船房社区学习中心。该中心主要服务跟随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城市中的流动青少年及其他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从而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也是微软自 2004 年在全国推行“潜力无限—社区技术培训项目”迄今,在中国成立的第 47 家社区服务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赵大兴以及微软公司常务副总裁暨总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等相关人员出席了签署仪式。
“微软致力于与中国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帮助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和社会需求。” 微软公司常务副总裁暨总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合作,共同建设我们在中国的第 47 家社区学习中心’昆明市船房社区学习中心’,通过为流动青少年及弱势群体提供社区信息技术,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和机会。”
“建立有效和可持续的社区技术学习中心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劳动力技能提升的问题,促进就业机会的公平化,有助于流动人口第二代的社会融合问题的解决。”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说道,“我们欣喜地看到微软公司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推进社区教育所做的贡献。我们将与微软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一起共同建设好昆明市船房社区学习中心,积极推进项目的实施,帮助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弱势群体提升就业技能。”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赵大兴表示:“可持续的‘学习型社区’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模式。此次战略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将帮助当地非政府组织伙伴和社区组织提高能力建设,受惠于可持续的‘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模式。我们也将在今后继续推动多方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服务社区,最终推动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生代逐步成为主体。据最新统计,我国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三年以上,有六成子女是随父母一起流动的,这部分流动人口对劳动保障、教育、医疗的需求和期望都很高。据统计,有 87.4% 的流动人口希望融入当地的生活,特别是新生代对融入城市生活的愿望更为迫切。此次微软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建立的昆明市船房社区学习中心位于昆明市目前最大的城中村——船房社区,建成后旨在为流动青少年及其他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学习电脑技能的机会。学习中心将配置安装计算机设备,设置学习培训网络,为当地的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以及其他弱势群体提供计算机技能培训,计划在两年内培训 1,800 人,受益人群将达到 10,000 人。同时,昆明市船房社区培训中心还将对学员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为“学习型社区”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更多现实依据。这一中心有效整合了政府、企业和公益机构的多方资源,将有助于利用 IT 技术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市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微软全球自 2003 年启动“潜力无限—社区技术培训项目”至今,已投入 3.5 亿美元的资金和软件,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 4 万个社区学习中心。在中国,微软中国自 2004 年 6 月推出此项目以来,通过与 60 余家国际及国内非营利组织、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合作,至今已在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福建、广东、上海、重庆、黑龙江、甘肃等全国 15 个省(市)建立46家社区学习中心,为无法充分接触并学习信息技术的个人提供技能培训,为社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迄今已有超过百万进城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体从该项目中受益。
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微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广泛而长期的投入:从针对社区教育的“潜力无限-微软社区技术培训”项目到推动创新教育的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再到非营利机构信息技能培训项目和针对农村培训的“微软农村信息化”项目,微软努力把技术的好处以及 IT 技能带给包括学生和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分享、人才培训和企业发展计划,微软支持中国建立强大而创新的本地软件经济,从创新杯到 Spark 系列计划,再到微软-发改委软件创新中心以及微软-工信部联合实验室,我们的愿景是帮助中国公司充分发挥潜力,并与中国政府、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帮助培养创新人才,与本地软件产业共同成长,并协助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帮助更多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关于微软公司
微软公司(NASDAQ:MSFT)创建于 1975 年,是世界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企业,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发挥最大潜力。欲了解微软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详情,敬请登录 微软中国网站 ; 有关新闻查询,敬请访问 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