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好青年的“韧性修炼手册”

在我们印象中,童年是天真烂漫童言无忌,中年是沉着刚毅过尽千帆。那么,什么才是青年的状态?

也许该是韧性。跟自己较劲,一定要做到。看准一个方向,放胆前行无所畏惧。默默忍耐厚积薄发,直到抵达目标。青年的定义不该只在于年龄,这股子不服输、不认怂、不放弃的心劲儿,才是青年的题中之意。

5 月 4 日,青年人的节日,在微软尽管很多资深员工已经从业十几二十年,但青年人也同样在源源不断地加入,更何况青年的定义并不限于年龄,不服输、有韧性、主动学习、自我驱动都是青年人的精神所在,也是微软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微软,有自由的氛围鼓励你提出疑问,有顶尖的资源帮助你主动学习。你的自我有多大,你的发展就有多远。青年人在这里完全可以恣意倘徉、如鱼得水。姚翰啸、熊师然是微软大家庭里的两位青年人,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来听听这两位青年的精彩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修炼成充满韧性的青年人的!

姚翰啸的“内观修炼法”

姚翰啸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MBA 毕业后,选择了加入微软的 MACHglobal rotation 项目。在加入微软前,她虽然没有IT 行业经验,不过 MBA 期间高强度的理论知识与商业案例学习经历,赋予了她选择跨行的信心和勇气。她表示,微软 MACH 项目最吸引她的地方,是为期一年的海外工作经历,赋予了她深入了解微软总部的机构设置、策略制度的工作机会,也提供了她在微软加拿大分公司学习微软是如何将总部的战略在成熟市场执行落地的工作机会。

 

微软大中华区大客户及合作伙伴事业部客户经理姚翰啸

“一面艰难,一面美好”,这个说法是姚翰啸谈到她在美国及加拿大轮岗期间蹦出来的。在西雅图轮岗时,她有机会直接接触到总部制定全球战略的项目,也有机会参与和各部门高层进行圆桌讨论的机会,以及每个月的“CEO 面对面”交流会,这些机会使得她更能深刻感受总部在公司战略转型期所做的调整。而在加拿大的轮岗,是在一线的大客户销售团队,跟着资深的大客户总监一起拜访客户,给客户写解决方案建议书。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将总部的战略转型,落实到直接的业务销售。不熟悉的领域、陌生的环境她都碰上了,直面客户介绍方案也是相当的挑战。

不过很快,她就有了一套“见客方法论”。人与人的交流,有 55% 的内容是通过非语言的信息所传递的,例如沟通的场景、氛围、表情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在姚翰啸的方法论里,取得客户拜访成功的关键在于预先演练。“对于重要会议的所有细节,我会自己事先在脑海里演练一遍,比如见到客户的开场会是什么样的,对方可能的反应会有哪些,我们的对策是什么…这些东西都要在脑海里预先演练。”姚翰啸分享道。有了这套方法论,她很快适应了在加拿大直面大客户的压力感。

遇到艰难之后想尽千方百计也要克服,这股韧劲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而这,一直以来就是姚翰啸的处事之道。

担任大客户销售的姚翰啸原本性格不算外向,曾经的她可以说不善言辞。当意识到这可能成为职场发展的障碍时,她选择用锻炼公众演讲能力来提升自己。多年前,她便选择加入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演讲俱乐部,本来只是抱着锻炼一下的想法报名参加演讲比赛,没想到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晋级赛中,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最终拿到了当年 Toastmasters 演讲比赛的全国冠军。“跳出舒适区,刻意练习”,这是姚翰啸从这次演讲比赛中领悟的,这件小事也成为了触发她性格调整的转折点。

跳出舒适区,不断超越自己,越来越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在那之后,她还体验过马拉松、高空跳伞,甚至长达10天的禁语闭关禅修等等。她发现,只要愿意,就可以去尝试自己不曾知道的领域。

现在,微软面临全面转型,销售一线自然是压力最大的岗位。“从前的微软是给想吃面包的客户提供面粉;而现在我们是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烘焙出不同的面包,提供的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姚翰啸比喻道,“微软的战略转型,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微软人在日常工作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技能等等”面对转型带给一线销售的压力,姚翰啸过往那些深夜死磕商学院案例作业,一次次准备演讲比赛,一点点跑向马拉松终点的那些超越自我的韧劲又蹦了出来。

不过认识姚翰啸的人都知道,如此有韧性的一位姑娘,名字看起来也彪悍,而她本人看上去却是文静的,她自己也笑称“宁静致远”其实才是自己追求的境界。在体验过那些极限运动实现自我突破之外,她坚持了十来年的日常运动其实是瑜伽,每天早起她会用 20 分钟的瑜伽唤醒自己的身心,开始充满活力的一天。

姚翰啸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所谓韧性,可以是对自我极限的突破,也可以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享受慢跑和瑜伽,静观呼吸的升起和落下,不断的反思和刻意练习”她表示,这套“内观修炼法”给予自己更多向内看的机会,只有看到内在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自我坚韧的源动力,最终实现在工作与生活上的平衡。

大管家熊师然的“超人模式”

熊师然现在是大中华区消费及设备事业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如此中国化的头衔在熊师然看来却十分贴切,“从管理事业部的日常运营和业务节奏,到协助总经理制定发展策略,再到推动各部门间的合作,什么都管”。“大管家”职能赋予这位MACH 新晋毕业生的,是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熊师然坦言:“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熊师然的故事,可以就从学习开始讲起。

 

微软大中华区消费及设备事业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熊师然

“MBA 有一句话,睡觉、学习、找工作,三件事最多干两件。权衡之下,我放弃了睡觉。”熊师然说道。回想起在香港念 MBA 的经历,他读案例、做社团、参加全球商业竞赛,再加一份咨询公司的实习,所有事情都是同步进行,“基本很长一段时间是凌晨 4 点睡觉,7 点起床”。尽管分身乏术,但收获颇丰,顺利毕业,结束实习,在商业竞赛上还力挫芝加哥、哥伦比亚等大学商学院拿了总冠军,回港之后被媒体热烈报道。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 (安逸止于此,精彩始于斯)。”在去香港念 MBA 之前,熊师然已经是知名公关公司大中华区最年轻的客户经理。在前途看好之际选择脱产去念书,“图什么”的答案其实他早已了然于心。“对于商业,之前积累的知识仅限于市场和传播领域,对于财务、运营、战略和人事等其他部门的工作认识一片空白,读 MBA 能够让我系统地学习商业的本质。”

在总部轮岗期间,熊师然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微软的运营模式,这使他受益匪浅,主动申请延长了在雷德蒙德的工作时间。“由于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微软总部的人可能并不了解我们的消费渠道零售业务,反之亦然。轮岗的经历让我能够理解双方的逻辑,也为双方沟通增加了一座桥梁。“将区域市场与总部的视野打通后,熊师然看到更多的机会让总部了解中国。他主动与区域团队配合,将在第一个轮岗期间做京东销售的经验与全球市场营销团队分享,让总部看到中国线上零售巨头在移动端的发力。而这种来自于销售前线的经验也受到总部重视,在营销标准迭代中专门加入了以京东为示例的移动端内容。

看清楚方向之后,一步一步,坚定而从容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是。作为资深吃货,熊师然对美食的热情绝不亚于任何老饕。在北京,他曾经扫过点评排名前 100 名餐厅中的 93 家。在西雅图,他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就列了一个 50 家餐厅的单子,然后一家一家去品尝。“再忙,也不能耽误提高幸福感,”熊师然笑说。

读完两位微软“好青年”的故事,是不是对你的“韧性修炼”也有所启发呢?在行业和公司都面临变革转型的当下,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和主动学习精神变得尤为关键。正如姚翰啸同学所说,当变革来临,只有去拥抱改变,这是我们面对未知唯一能做的。

实际上,时代——或者说时代的尖端科技——交给“这一届青年”的未知性可能更大。微软一项针对 18-24 岁年轻人的调查(Microsoft Asia Digital Survey2017)显示,虚拟现实 / 混合/ 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中国青年最为关注的三项尖端科技。一方面,青年们对这些技术可能带来的效率提升满心期待;另一方面,却也担忧人际关系会因此更疏离,安全和隐私没有保障,自主选择能力降低。

如何利用科技带来的福祉,助力年轻一代实现梦想,一直是微软持续思考的问题。而现下,似乎比任何一个时代更需要充满创意和韧性的青年来引领变革。

在这个五四青年节,愿你韧性满满,永葆年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