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主内容

用科技关怀身边的“艾伯特王子”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不会再研发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新社交网络。”——彼得·蒂尔《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创新是独一无二的。从工业革命到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已经从陌生的庞然大物变为能够融入每一个人生活的存在,它有可能是受某部电影的启发,也可能是为了解决某个难题……最终,它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魔力。

BoneyCare组队,源于一部电影

在刚刚结束的Imagine Cup 2016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中,由东北大学李丞刚、北京师范大学王榕蔚、UC Berkeley张雨竹联合组队完成的首款口吃诊疗应用BoneyCare,荣获了“世界公民”类别特等奖,并成功晋级全球半决赛。三个人是中学同学,虽然在不同城市,但共同的兴趣将他们聚到了一起。

李丞刚是不折不扣的微软粉,在参加“创新杯“之前,他不仅是微软的MSP(Microsoft Student Partners,微软校园精英),还积极参与微软的各种技术活动,虽然身在东北,但因为参加微软活动多次来过北京,每次他都会跟王榕蔚见面聊一聊新技术、新趋势,去年参加完Microsoft Ignite China大会,他就跟王榕蔚说起微软的“创新杯”大赛,二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他们的创新杯大赛之旅。

有了团队,就要决定做什么项目。李丞刚想起那段时间刚好看了电影《国王的演讲》,艾伯特王子——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二儿子,被父王要求在伦敦温布利的大英帝国展览会上致闭幕词。场内外静静等待着艾伯特的初次亮相,可是,广播里只听得深受口吃困扰的艾伯特二十秒吐不出一个词。

这一幕让李丞刚久久难忘,他想到自己的儿时伙伴也有类似的口吃经历,生活和学习饱受困扰;刚好王榕蔚的父亲从事医疗工作,而她自己又是校辩论队队长,遇到过不少对辩论感兴趣却由于口吃这个问题而无法加入辩论队的同学,因此他们决定做些什么来帮助口吃患者。远在美国的张雨竹也对这个创意大为赞赏,她充分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帮助团队查找最新的研究资料。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深度调研之后,他们发现,全球约有1%的成年人和超过5%的儿童患有严重的口吃,仅在中国口吃患者就高达1300余万,如何有效治疗口吃是世界性难题。即便是国内一线城市,能够治疗口吃的专家资源也相当稀缺,更别提二、三线或是更小的城镇了。

医生的对应性治疗只能是凭借经验,没有医生帮助矫正的地方,口吃患者的状况就得不到改善。“国外有一种治疗口吃的方法是音频实时反馈,在耳朵上带一个音频延迟的设备,让患者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随时改正,有一定改善效果,但价格昂贵。”李丞刚表示,“如果能够将医生的经验变成数字模型,根据模型再去帮助患者进行矫正,那不仅成本下降很多,而且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帮助。”

在调研过程中,张雨竹发现伦敦大学曾收集了一些口吃患者的音频数据,并有相应的文献研究。所以他们确定了这样的开发思路:收集更多的音频数据,结合医生的诊断和矫正经验,生成数字化的矫正模型;随后通过云平台,提供标准化的文章供患者朗读,之后将语音、表情在云端进行比对和分析;最后反馈给患者个性化的诊疗意见。

不过伦敦大学收集到的数据库也只有300多条语音记录,他们希望找到更多音频样本。他们在网站上征集过,但收效不大。于是张雨竹在美国加州到处寻找口吃志愿者,请他们录制音频,最终又增加了五六十条语音记录。李丞刚表示,未来如果这个平台要做得更大,必须要有更多的音频记录,供系统实现机器学习,从而能够进一步优化如今尚显粗陋的诊疗模型。

就这样,三个人分工合作,基于Windows 10开发了口吃诊疗APP,可以同时用于PC或移动端,之后借助微软的语音预处理免费工具Windows Speech和一些开源工具,以及微软认知服务提供的表情识别APP,将整个系统的Demo搭建出来,所有应用都运行在微软Azure之上,让微软的技术专家也不禁为他们点赞。

对于整个过程,王榕蔚深有感触,“我原来一直以为所有的代码都是自己做才算是开发,但这次我们用了很多微软产品以及第三方工具,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我们是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的,而且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站在一代代巨人的肩膀之上的,我们在一个小的地方有所突破、实现自己的想法就很好了。“她笑着说,”原来,创新就这么简单。”

敲代码或写小说,都是创作

这个团队三个人里面有两位都是女生,刷新了大家对高科技创新团队的传统认识。不过在王榕蔚看来,“没有人去规定什么工作一定是男生做的,什么工作一定是女生做的。”

“我喜欢文学,有时候还会写小说,敲代码其实跟文学一样,也是在创作。打开电脑准备敲代码,看起来并不有趣;跟写小说一样,真正提笔写字的时候,其实也并不那么有趣。他们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开始之后的那个过程!所以,不管是用键盘敲代码,还是用笔写文章,都是创作,都有改变的力量。”

而且,技术也不是都那么枯燥,尤其在IT、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早已过了以往搭建底层架构的时期,更多的创新集中在应用层面,即如何将新技术用到人类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王榕蔚觉得,IT正在与更多其他行业知识相结合,由跨界产生创新。就像他们所做的BoneyCare,需要相当多对医疗知识的了解与学习,而不只是IT技术本身。

在这里,性别不是问题。

融入微软的创新生态

BoneyCare团队其实只是微软“创新杯”的一个缩影,比赛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年轻团队,书写着许许多多的创新故事,这也正是微软“创新杯”希望看到的。

目前,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科技大赛,而它又是Microsoft Imagine项目的一部分,后者是微软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开展的丰富多彩、涵盖不同年龄层的学生项目,旨在将最新最酷的科技成果介绍给青少年,并鼓励他们在微软的平台上进行创新,培养他们的科技热情与社会责任感。

在CR Magazine最新发布的100强最佳企业公民奖榜单上,微软已是第二年该榜单中荣膺榜首。去年,微软CEO Satya Nadella还宣布通过微软青年星火计划(YouthSpark)投入7500万美元,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科学教育。截至目前,微软已经为全球55个国家的100多家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而“创新杯”这样的比赛之于大学生也经常能够给他们以指引。例如王榕蔚发现,创新杯再次唤起了她对于IT的热情,让她真正理解了技术如何去改变世界;李丞刚则是由“微软粉”变成了“微软铁粉”,更加坚定了他这个技术高手可以在IT领域有所作为的信念。

是的,微软正在用自己的技术与产品改变世界,同时也希望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为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