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主内容

AI時代資料處理殺手鐧

Microsoft Fabric集結資料平台與分析工具

AI賦能快速倍增資料價值與分析力

資料是知識時代的根本,隨著AI的崛起與高品質資料需求的特性,極需新世代的資料平台與分析能力。值此同時,企業組織所處的現況卻帶來兩大挑戰,首先是不同平台及分析工具各自為政,形成資料壁壘;其次是現行的單一或少數分析工具,無法滿足不同職別或任務的分析需求。

Microsoft Fabric以預先整合的單一平台,提供包含資料湖、資料工程、資料整合在內的完整SaaS服務,搭配豐富的分析工具,可支援數據科學、商業智慧、即時分析等不同應用情境,從後端資料平台到前端分析工具都能無縫串連且易於使用,同時結合Copilot in Microsoft Fabric的最新AI支援,協助簡化資枓整合、模型建立到資料呈現等工作。換言之,企業組織無需再耗費心力整合跨品牌解決方案,而能以事半功倍的作法聚焦打造數據力。

化繁為簡,提升資料運用效率與價值

企業裡的各個專案衍生出來自不同供應商的各種子系統,整合成本及複雜度皆高不可攀,再加上團隊的不同導致技術堆疊各不相同,讓這些系統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孤島,資料分散在不同的儲存體、資料庫、雲端或地端。除了資料來源的散落,分析工具本身也形成障礙,從資料倉儲、資料分析到商業智慧報表,各個工具都會各自留存資料,導致重複儲存、時間差造成資料不一致與版本控管不易等問題。

資料品質對AI應用是極為重要的影響因子,Microsoft Fabric可一舉破除上述的資料壁壘,為團隊提供良好治理、單一且正確的資料來源。首先,Microsoft Fabric透過開放資料格式(Open Data Format)將原本的資料孤島匯聚為資料湖,以單一的資料湖就能管理所有來源的資料;其次,結合Copilot工具的AI驅動式體驗,從資料整理到呈現都由內建Copilot功能提供智慧協助,包括Copilot for Data Science and Data Engineering、Copilot for Data Factory、Copilot for Power BI,顯著提升應用效率。

此外,Microsoft Fabric可整合Microsoft 365,連接Microsoft 365應用程式裡的資料,並適用Microsoft 365本身的安全性和管理機制。亦可透過與Microsoft Graph Data Connect及Microsoft Dataverse的原生整合,轉換及分析微軟工具產出的所有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Microsoft Fabric以SaaS形式提供服務,跳脫訂閱門檻的隨需啟用模式可大幅減輕使用負擔,除了可免除雲端平台資源的設定和對應等操作項目,也能避免因為資料搬遷而中斷服務。而且,以往選擇資料管理及分析解決方案時,必須各自配置專用的虛擬機器和運算資源,造成過度投資或資源閒置,但Microsoft Fabric所有的功能元件都使用同一套運算與儲存資源,搭配無伺服器架構,可大幅削減整體投資支出達50%以上。

Microsoft Fabric重點功能解析與應用情境

Microsoft Fabric以OneLake為設計概念,提供統一且一致性的使用體驗,解決資料品質不佳導致無法利用的常見問題。值得一提的是,Microsoft Fabric以「The OneDrive for Data」為訴求,正是說明其使用體驗就像OneDrive一樣容易。

OneLake裡的捷徑功能可自訂目標路徑,指向任何平台或公有雲的不同資料位置。從使用者介面來看,OneLake以資料夾的形式呈現,捷徑則可把資料複製及虛擬化到OneLake裡;相對地,透過使用者裝置上的捷徑,亦可隨時上傳資料至OneLake並建立相關報表。

另一個重點功能則是Mirroring,以連續無縫且趨近於即時的現代化資料存取方式,從儲存體等來源擷取資料並儲存於Microsoft Fabric。例如:若與Cosmos DB整合,則可在Microsoft Fabric直接對資料增刪修改,無需切換工具。

倫敦證券交易所(LSEG)正是Microsoft Fabric的用戶之一,Microsoft Fabric重塑了團隊使用內部和外部資料的行為和習慣。舉例來說,LSEG的使用者在Copilot對話欄以口語方式提出分析需求並尋求資料建議,Copilot回覆資料並提供摘要說明,使用者可進行條列式檢視,亦可進一步整合其他資料並透過PowerBI以圖表方式呈現,產出的報表及資料也能直接分享給同事,所有操作都在同一個使用介面裡完成,無需切換不同的程式或工具。

Microsoft Fabric以單一入口介面統合功能元件

Microsoft Fabric的重要價值之一就是商業智慧,搭配Microsoft Fabric推出的Copilot工具,可涵蓋資料分析、報表處理、建立視覺化效果等不同情境提供使用協助,以達到釋放資料潛能、提升生產力、加速分析與探索等目標。

舉例來說,使用者可將例行工作交由Copilot產出程式碼,建立資料管線。此外,以往拖拉整合資料的方法,現在可交由Copilot以代理人形式自動串接資料,減輕工作負擔。Copilot也能協助建立報表、提供報表主題建議,並針對報表撰寫摘要。以上皆可藉由生成式 AI 強大的語言模型能力,讓 Copilot 透過與使用者對話瞭解需求進行作業。

除了Microsoft Fabric本身的功能,使用者在Microsoft Fabric首頁介面可一次取得所有的資料工具,例如:Power BI、Data Factory、Data Activator、Synapse Data Engineering、Synapse Data Science、Synapse Data Warehouse等,可完整涵蓋資料的儲存、擷取、視覺化。

例如:從Microsoft Fabric首頁點選Power BI按鈕,就會直接進入Power BI的操作頁面,無需切換至不同工具。在Power BI操作頁面裡,可進一步透過和Copilot for Power BI的互動,加速對資料的理解及掌握,像是針對已經建立好的銷售報表由Copilot提供摘要解析,以文字提示成長率最高的地區、簡述不同地區的銷售狀況簡述,完全不同於過去使用者必須以人工自行探索資訊的過程。 此外,Copilot for Power BI的功能還包括建立新報表、分析、改變報表視覺效果、更改報表資料與摘要。

隨需啟用模式,加快應用及創新時程

Microsoft Fabric的計價方式遵循OneLake的核心概念,所有資源都是共享使用,運算和儲存分開計價,以使用量付費的隨用隨付形式。除了容量授權,Microsoft Fabric也提供以使用者計價的模式。兩種授權方式都可以完整使用Microsoft Fabric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Microsoft Fabric F64以上的SKU皆內建Copilot for Power BI,無需額外支付費用即可使用。

相較之下,以PaaS形式提供的Azure Synapse採取訂閱模式,提供更多彈性的設定項目,因而特別適用於建立資料倉儲,進行大規模的資料分析。如果要部署以微服務為基礎的應用程式,Microsoft Fabric則是更為適合的選擇。

Microsoft Fabric持續提供各式各樣的API以支援不同的應用情境,搭配大量的連接器以輕鬆整合不同的資料儲存來源,包括傳統資料庫和雲端儲存。跨領域、跨網域、跨雲端整合資料的能力,讓Microsoft Fabric不僅可以與企業既有應用環境整合運作,企業團隊亦可直接在Microsoft Fabric進行新應用程式的開發。此外,由於Microsoft Fabric提供不移動資料的互聯基礎,更有助於構建機器學習和AI模型

簡言之,Microsoft Fabric的優勢包括完整的分析平台、資料湖導向的開放模式、賦能企業使用者,以及AI 的能力加持。因此,從資料的移動、擷取,到資料科學、資料分析、商業智慧,Microsoft Fabric可全面提供一套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無需拼湊跨品牌的解決方案,以單一介面就能整合所有元件,並可根據不同使用者角色設定來組合元件,自訂使用者體驗,並藉由資料整合及管理的簡化,讓不同類型的使用者皆能即時洞察、加速創新,並做出更好的決策。


本文轉載自 IThome

更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