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主内容

領航智慧轉型、數據策略先行!
疫後突圍的敏捷數據戰略

國際政治局勢、疫情衝擊、消費者行為模式改變…..走過充滿挑戰與變化的2020年,迎向充滿不確定的未來,企業如何建立以數據驅動的韌性體質?

由台灣微軟與商業周刊合作舉辦的【數據無界 贏向敏捷 – 2020製造/零售 產業趨勢高峰會】邀請到不同產業的轉型專家,分享如何整合企業資源、制定數據策略,更敏捷地因應市場變化。

「沒有數據就沒有AI,微軟在做的所有事情,其實就是在為企業的數據旅程提供服務。」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在開場致詞中表示。

微軟2016年在台灣成立物聯網的創新中心,今年十月微軟也正式宣布在台設立首座Azure資料中心區域,都是為了為各個產業的創新改造,預先架構好平台基礎。孫基康以微軟自身的經驗分享,雖然企業不停在強調「客戶導向」,但事實上微軟過去也是在賣產品,直到6年前真正走向擁抱數據、解放數據的旅程,才一步步對外了解客戶,對內打破部門隔閡、整合資源及流程的能力。

孫基康強調,過去的企業運作模式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檢視成效、製作報告,每個部門、不同員工在不同資料基礎上製作出局限在有限視野內的報告。未來在一個「數據解放」的場景中,透過資料整合、使用友善的單一平台,每個人可以在企業權限下擁有相同接觸企業資料、使用資料的能力,不只是企業效率的提升,更能真正帶動企業的轉型文化。

打破資料孤島 贏在敏捷大變革時代

「數據其實就是一個企業的記憶。」台灣微軟顧問服務事業群總經理陳守正表示。當企業的know-how資料化後,就成為企業永續的基礎,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整合碎片化的資料,從中產生更多價值。

陳守正以生鮮食品的庫存管理為例,過去多半只能靠店長的經驗訂貨,然而在不夠精準的情況下,假設一家店因生鮮過期產生一天100元的損失,1000家店一年就超過3000億的損失。然而微軟實測透過數據分析結合AI模型進行預測,確保供需匹配,比起靠人力經驗更為精準,同時還能結合節日、天氣等open data變因進行預測,減少食物的浪費、且達到利潤最大化。

microsoft
台灣微軟顧問服務事業群總經理 陳守正

陳守正也指出,要充分發揮數據效益,從數據驅動進化到「智慧驅動(Intelligence-driven)」,企業首先須克服三項挑戰:首先是CEO的支持,其次是數據的品質,第三則是打破各部門隔閡的資料孤島 (data silo),這就需要一個跨部門的數據平台,幫助企業內部用共同的語言進行溝通,從資料匯入到儲存分析,透過強大的雲端資料倉儲讓使用者能夠無障礙、便捷地取得資料。

例如微軟的 Microsoft Azure 資料分析平台(PaaS)可從資料擷取、資料儲存,到資料分析,進而發展AI機器學習預測來整合大量的數據;搭配Power BI即時呈現資料分析的結果,透過視覺化的圖表,讓商業決策者敏捷地做出決策;Dynamics 365則可讓企業以SaaS方式快速導入最適用於不同工作團隊的作業流程,無論是業務、行銷、客服、財務或者產線,都能因資料和洞察所趨動的商業決策,而獲得產生最大的執行效益。

智慧製造、數據賦能 製造業走向服務化

數據在未來的製造業中將扮演什麼樣的驅動角色?微軟物聯網亞太創新中心總經理葉怡君指出,未來製造業需要有三大能力:第一是更彈性、更敏捷,第二是面對挑戰的韌性,第三是永續經營的能力;未來的智慧製造也絕不只是機台管理,而是如何透過科技創新,賦與企業這三大能力。

葉怡君分析,全球製造業的數位轉型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1. 連網。透過IoT設備將生產設備聯網,能夠檢視當下的生產流程、即時發現問題。
  2. 分析預測。透過IT和OT的整合,進一步產生「洞見」,預測設備甚麼時候應維修更換等狀況,從而提出因應措施,提升整體生產效率。
  3. 創造新事業。從數據資料分析或數位轉型的經驗中延伸出新的服務、拓展新商機。
微軟物聯網亞太創新中心總經理 葉怡君

活動與談的還有友達光電與泰金寶自動化兩家早期就投入智慧製造的代表,也不約而同已經走向提供智慧製造新服務、開創新商機的道路。泰金寶工業 4.0 自動化服務公司物聯網研發部 技術處長李孟恭對於投入智慧化後在今年因應疫情危機時帶來的轉機特別有感。

泰金寶的所有生產場域都位於海外,在疫情的跨國人員移動限制下,約 2012 年就開始進行數位轉型並發揮顯著的效果,讓管理者即使不用移動出差,也能透過數位化車間步驟:設備聯網、數據採集、資料整合,到戰情室數據分析等流程形式,完整掌握每一個生產基地的營運狀況及績效。

跨流程、跨單位整合 實踐資料民主化

「我們經常著重於資料要怎麼用,但事實上最大的困難度在於流程和跨單位的整合。」葉怡君以微軟近期協助某汽車大廠走向「柔性生產」的案例為例,生產線上常有不同時期、採購自不同廠牌的機台設備,對應不同的監控及分析軟體;當一輛汽車出現問題,要回溯追蹤問題來源也需牽涉到不同部門的流程。微軟的角色,就是結合跨部門資料、將老師傅的經驗資料化,建立一個可以整合性管理分析 IT 及 OT 資料的平台,讓企業中的不同層級都能輕易檢視、運用所需資料。

(左) 泰金寶工業4.0自動化服務公司物聯網研發部 技術處長 李孟恭、 (右) 友達光電新事業暨投資管理總部副總經理 楊本豫

友達光電新事業暨投資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楊本豫分享與微軟架構友達內部「One Data」的經驗:「以前散落在不同廠區、不同功能,有完全不同的data分析及存儲的方式,也產生不同部門、不同功能的溝通落差。甚至準備報告時,也可能出現『揣摩上意』的無效率作業。

One data他要做到的,每個人都是用一個一樣的來源工具用一樣的格式,透過資料的『民主化』,將效率進行整體性的提升。」

葉怡君也提出針對數據整合的兩大迷思。許多人想到解決資訊孤島的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架構資料中台匯整數據,但卻忽略了最終所呈現資料的「可使用性」,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對產業有完整深入的了解,微軟也積極透過與各產業夥伴合作、併購等方式,建立出各產業所需的「劇本」。

此外,過去企業習慣用非常多的IT人力、從頭到尾自行設計各種系統,事實上企業現在更應該透過雲端服務借力使力,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升企業核心價值、創造新的商機。

疫後消費新模式 決戰智慧零售

相對於製造業在疫情中遇到的斷鏈問題,零售業面臨的挑戰則是即使在疫情後都無法再回頭的市場轉變。

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電信、交通暨零售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倩引用麥肯錫最新報告分享,未來零售業的每單位面積銷售與毛利將大幅減少,如果零售業仍只專注於現在做的事、使用的線下通路而不走向數位轉型,到2024年所能帶來的成長只有1%,因為未來在零售的成長動能將大部分來自於數位,而線上線下跨平台消費的忠誠客戶,平均每人消費比起單一平台消費的客戶將超出30%。

台灣微軟 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 電信、交通暨零售事業部 副總經理 李倩

李倩指出,打通數據(亦即採用微軟unified common data platform)線上線下數據整合、進行交叉分析,制訂企業級的資料策略,將能帶來在未來零售環境中最具價值的四大類型效益:

  1. 對客戶輪廓有更個人化、更具體的了解,進而從消費者洞察出發的線上線下的最佳整合消費體驗。
  2. 為員工賦能。提供有足夠資訊、易於快速擷取所需資料的平台,讓店舖及後端的員工都能即時擁有360度的消費者輪廓、提供客戶所需資訊,讓員工成為知識工作者,而不只是一名例行作業的店員。
  3. 優化流程。包括更有效的庫存管理,沒有過多庫存,也不會發生當消費者需要時卻買不到東西的情況。
  4. 重新想像零售業。開發新服務類型,產生更高的消費者黏著度。

線上線下跨平台數據整合 360度了解客戶全貌

誠品電子商務處副總經理張鈿浤也認為,疫情對零售業而言是調整體質的最佳時機;過去數位轉型對於許多企業是選修課,現在則成為必修課,例如誠品佈局3年的全通路計畫在今年底迎來全新的電商平台「誠品線上」,未來更將開展深入全台社區的小型模組店,實體店點將成為顧客接觸「誠品線上」的入口,希望逐步提供360度無縫接軌的會員服務。

張鈿浤提醒,轉型應先架構企業本身的商業策略,從而擬定貫穿企業流程的數據策略,可以完整了解單一客戶的線上線下行為,最後才是網站、APP社群等「工具」的規劃。

而誠品不只是書店,更是兼容文創設計、畫廊、藝文空間的複合式文化場域,同時也經營旅館、酒窖、電影院等事業,去年一年就舉辦過5,000場藝文活動,所有線上線下的數據打通串聯,就能產出極具價值的客戶全貌洞察。

(左) 遠傳電信轉型辦公室資深協理 陳佳玲、(右) 誠品電子商務部 副總經理 張鈿浤

數據驅動 催生滿足客戶又「不浪費」的決策

遠傳轉型辦公室資深協理陳佳玲則分享自家的資料整合經驗。

遠傳從6年前延攬人才建立”客戶價值及大數據分析”團隊、2年前啟動大數據平台升級規劃,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讓電信業龐大的數據量有的新的應用機會,甚至透過微軟Azure資料中心,在能夠合乎法規的前提下將資料去敏隱碼,並佈建雲端大數據平台。

遠傳從6年前延攬人才建立”客戶價值及大數據分析”團隊、2年前啟動大數據平台升級規劃,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讓電信業龐大的數據量有的新的應用機會,甚至透過微軟Azure資料中心,在能夠合乎法規的前提下將資料去敏隱碼,並佈建雲端大數據平台。

同時也導入數據集成中樞(Common Data Platform)的概念,運用Azure上的資源進行資料整合,藉由資料分析進行網路體驗分析、客戶分群、新服務提升等各項數據驅動的決策。現在各部門能善用數據分析能力來解決問題,例如以往需開車到各地檢測網路品質及強度,現在則能透過技術蒐集手機網路連線效能,讓技術團隊在持續優化網路體驗時有更即時、精準的依據,在網路資源投資或分配上更具成本效益。又例如關店展店的地點、門店型態選擇,同樣可以從數據中洞察出最具效益又能完整服務客戶的決策。

「當客戶接觸的端點越來越多,數據無限成長,上雲的價值在於敏捷和速度。」李倩指出,過去企業有時間可以從各個通路、部門收集資訊後進行分析,現今的環境下卻不容許這樣的時間落差。

透過數據集成中樞(Common Data Platform)提供的各種服務模組,使用者可以用簡單的拖拉方式立即整理、運用資訊,得到所需要的效果。她也分享近期在和零售業接觸的過程中,發現業者遇到最大的挑戰是資料整合的困難,包括資料散落在不同來源、產生自不同資料環境、欄位定義不同等等,難以統整利用,她建議先進行資料的盤點及清理,找出有價的資料後重新整理格式匯整至統一平台,就能快速擷取運用。

「最重要的還是用數據提升客戶的黏著度,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產生出對的數據、聚焦對的客戶、得到對的效果。」

本文由微軟與商業周刊合作,原文刊載於: 領航智慧轉型、數據策略先行!疫後突圍的敏捷數據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