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下一戰,贏在企業內部數據開放
「如果未來 10 年,企業科技強度是決勝市場的關鍵,那AI擁抱程度,企業是否有預測市場的能力,將是差異化的核心。」在去年底全球活動上,微軟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提出了這樣的見解。
多年來,市場不斷提起,擁抱數據的重要性,數據如何幫助決策,或呼喊著,企業們都該趕緊轉型成「數據決策型企業」!而當數據已成為一種新能源,企業的「挖礦」實力成了勝負重點。
然在邁向 2021,我們看到,數據影響的不只是決策,更是一間企業是否具有勇往向前的文化。
幾年前,微軟執行副總裁暨首席財務長 Amy Hood 受訪時指出:「以前,我們總是將讚賞那些記住許多數據,或可以快速回答問題的員工,但在未來,重要的不是每一位員工記住多少資訊,而是讓『員工都可以輕鬆取得所需資訊』,建立共識並加速決策與創新。」
過去,多數的組織皆是各部門擁有各部門的數據,行銷了解廣告投放成效,業務掌握客戶,團隊間數據不流通,不但讓績效難以衡量,跨部門溝通缺少一致的依據,更造成團隊間的互相猜忌。
然而我們也聽到越來越多企業的一線員工高喊「我需要更全面的資訊!」
試想,在過去資訊壁壘的時代,我們是否因此錯失了許多市場機會?
或許我們都在錯誤航道上決策
過去企業內部資訊不流通時代,各部門各自掌握著組織營運中的片面資訊,再擷取重要資訊上呈,提供給核心決策者裁決。然而,當員工無法看見全貌,又如何能提供準確資訊?也或許,決策者一直都在錯誤的航道上發號施令。更讓人擔憂的是,事事都須回報上呈的決策模式,以客戶優先的企業中,決策核心團隊的真正核心,是賦能一線員工能快速靈活地上戰場。 此時,數據的開放,就成了重要的關鍵。
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從組織布局開始轉向,相比過去各部門獨立分析數據,以Central of Excellence 為概念,成立轉型或數位決策相關部門,啟動內部數據串聯,解決過去各部門因 KPI 不同,各自為政的現象已成趨勢。
讓團隊從回顧過去,轉向著眼未來
這應該是決策者都很熟悉的場景,內部會議上,各部門的員工報告著過去一月或一季的表現成效,再勉為其難的,向公司承諾下一個月或下一季的目標。隨著數據分析工具、數據平台、AI數據預測等工具廣泛的被運用,員工能夠在正向循環中收集更多消費者洞察,使員工在擁有數據作為靠山下,企業的內部會議,就能從被動的報告過去(report the past),轉向為主動的預測未來(predict the future)。
2020 年,所有企業都度過了疫情下的動盪時代,而這更讓我們看見,企業有主動對市場進行回應的韌性與能力,有多麼重要。
一起勇往向前的文化
微軟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更曾提及「組織衡量轉型成功的主要指標,包含是否有市場預測和分析能力。」如果一個組織跨部門間缺乏協同的掌握性,將無法為更重大的決策承擔責任。這更讓我們看到,「數據之前,人人平等」的文化,如何成為企業背後強勁的力量。
有一次我深刻體悟到,開放的數位工具,如何讓團隊快速因應市場。某天,我向業務團隊要求一份客戶報告,我原本預期兩天後會收到一份 Power Point 檔案,但沒想到下一秒,Teams 傳來了一個 Power BI 的報表連結,數分鐘後,我們就在 Teams 上完成了討論,同仁們也快速地往下一步執行。
想要用數據預測市場機會,這條路該怎麼走?企業們只須記得三個關鍵步驟,「找出關鍵數據,善用 BI 工具分析,最後才有機會走到 AI 預測」。而企業們完全不需擔心缺乏適當工具,目前市面上的技術已超前,就缺企業的思維要趕快跟上!
當然,要做到組織內所有人員,都能理解數據懂得AI應用,培養員工基本數位素養,是所有企業的第一步。疫後,微軟看見了市場的急迫需求,在全球加推出了包含AI、資料庫等基礎課程免費上課考證,我們看見許多企業員工非常踴躍地爭取與參與,這讓我們無比欣慰!
產業的未來機會點?
然而,我們也看到台灣許多品牌已加速走上擁抱數據。舉零售業為例,疫後的世界,消費者行為大幅轉變,在微軟新創加速器中,有一家專門為零售業做數據分析的深義資訊 Deep Insight,他們提供了資料與AI分析的服務,幫助零售業整合來自 POS、ERP、CRM 等資料,分析消費者線上、線下的⾏為軌跡,輔佐品牌進行廣告投放或商業決策,疫情下就開始接到許多零售業者的訊問。
而我們也看見,全球面板製造領導廠商友達光電,更透過收集產線數據,進行分析預測,來降低產線的錯誤率,增加其產能,並迎戰變化快速國際市場。
上述製造業的應用,更讓我思考,過去 10 年我們大舉談著工業 4.0,而隨著越來越多產業夥伴開始運用數據與 AI,工業 5.0 基礎的「人」「機」結合已悄悄發生。台灣產業擁有絕佳的環境與基礎,在搶在工業 5.0 來臨前站上先發地位,但首要之務,就是「開放數據、擁抱AI」。
本文由微軟與數位時代合作,原文刊載於: 讓下一戰,贏在企業內部數據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