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想世界> 經理人閱讀|東方之盾:地緣政治與科技產業的前沿
《東方之盾:地緣政治與科技產業的前沿》開宗明義在第一章就寫明了「一個新時代的開端」。面對後疫情時代,科技是國力,產業是整個科技實力的展現,必須了解地緣政治,才能更了解產業的分布,而台灣該如何利用科技,強化我們在全球供應鏈裡的優勢?
花想世界此次邀請到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的創辦人黃欽勇社長。DIGITIMES每天發佈上百則即時、全面性的科技產業新聞,並提供研究報告與專業顧問服務。黃欽勇社長也是資歷超過36年的產業分析師,見證了台灣電腦產業與新竹科學園區的興起,最近甫推出的新書《東方之盾:地緣政治與科技產業的前沿》,書中不但深度剖析當前世界經濟局勢,地緣政治,並重新思索台灣產業發展的新定位。作為第二季的最後一集,Flora跟黃欽勇社長一起跟大家聊聊這本新書,以及對台灣電子產業的深度觀察與未來黃金10年的重要建議。
00:00【花想世界】Podcast Intro
01:30 介紹《電子時報》(DIGITIMES)的創辦人黃欽勇社長
02:30 社長寫《東方之盾:地緣政治與科技產業的前沿》的契機
14:00 中美貿易戰迫使台灣企業需分散佈局、加速數位轉型
21:30 台灣隱形冠軍如何數位轉型、強化企業韌性與國際接軌
26:30 台灣企業永續經營的三大要素:品質、策略與接近客戶的能力
31:00 社長面對台灣未來十年給予產業領導人的建議
38:00 結尾
問: 可以請社長談談寫這本書的主要原因?
答:我以前主要研究財政與總體經濟,而非科技業,並在韓國當過兩年的交換學生。回台後,當時 「臺灣的科技教父」李國鼎為了讓台灣掌握全球趨勢,成立了一個由20位年輕人組成的研究分析組織,而我很幸運的成為其中一員,並於此過程獲得許多專業訓練與學習。
1985年是台灣相當關鍵的一年,微軟在這一年推出Windows,是個人電腦的元年。Intel也在1986年推出CPU的標準設計。台灣很幸運的在電子產業起步初期便有標準可以遵循,跳過缺乏經驗的摸索期。從1985-1992年,台灣電子業快速成長,1992年許多電子業上市、透過資本化過程建立起規模經濟。
1992-1996年全球OEM訂單快速湧進台灣,台灣電子業的成長超過10倍。1997-1998年台灣受惠於電子業的蓬勃發展,免於金融危機的傷害。2001年起,兩岸因為同時加入WTO,台灣所有的筆記型電腦生產幾乎皆外移到中國大陸。當時對於產業是否走向空洞化有許多的擔心與討論,但台灣很幸運的留下半導體、電腦與IC產業,在資本化的過程中,讓我們打下了健康的電子產業基礎。
iPhone問世後,PC與手機產業更帶動整體經濟規模,到2021年底,台灣801家上市公司,創造了9400億美金的營業額,更隨著產業的持續擴張,人才將成為未來主要的缺口與需求。
以Intel在以色列併購高塔半導體為例,我認為下一個全球半導體重鎮應該會在以色列。
美國其實並不想打敗台積電,而是希望能夠掌握一條完整的供應鏈。如同世界第一大汽車零件供應商日本電裝宣布投資日本台資電10%的資金,也是基於掌握供應鏈的考量。日本因為半導體技術不如台灣,需要與台灣合作,而台灣對全世界而言,可以說是最無害的合作夥伴,這一切的運作皆牽涉到地緣政治,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最近積極召募擁有產業與數據分析經驗的政治經濟專家。
許多事情並不一定如表面所呈現,不需要揣測,企業應該進一步思考,假設一切如常,企業的經濟策略應該如何布局全球,與日、韓、美各國合作,這些主要的議題與觀察,也是驅使我出版新書的主因。
問:隨著中美貿易戰,許多台商被迫改變其全球布局,由過去相當集中的產業部落與供應鏈,轉變為分散布局,更迫使企業需要快速運用包括數位溝通、雲端等數位工具,面對這樣的轉變與挑戰,企業有那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答:筆記型電腦是台灣最大的產業,從2019年的一億五千萬台成長到2021年的兩億六千四百萬台。而成長動能主要受惠於遠端、居家工作的崛起,與伺服器需求的高度升溫。全球現在有91%的伺服器主機板都是由台灣生產製造,在全世界的地位不言而喻,但現在世界運轉絕對不是一個人說得算,而是整個生態圈的共同運作。目前,台灣急需的並非貿易商,而是能在最後一哩路協助整合的系統整合商,而微軟實際上可以在這裡扮演相當積極的角色。
此外,政府超過一百萬的招標程序並非最有利標也是一大問題,軟體產生的價值並非價格可以計算。台灣擁有相當高的人口密度,手機、電腦的普及度高,文盲率也低,這些都是台灣可以成為世界應用場域的重要關鍵。
問:後疫情時代,微軟與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合作,其中更有許多位於台灣中、南部的隱形冠軍,如何跟國際接軌,強化數位轉型與企業韌性?
答: 台灣有許多相當熱於學習的企業,在建議上主要分為幾個部分,第一、任何企業只要擁有一全球最好的核心優勢,競爭對手難以跨越,企業就可以居於領導地位。第二、以台中為例,其擁有相當綿密的企業互動,但現在需要的是如何與本土產業互相對接,譬如我就很期待看到台中與新竹科學園區產生更多的鏈接。第三、對於ESG的重視,因為2030年目標年限的關係,現在許多企業都將重心放在E(環境)上的推動,但是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也絕對不能偏廢。就如之前曾聽過台積公司歐亞業務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形容張忠謀為「帶著靈魂工作的男子漢」,企業重視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方能夠培養出帶著靈魂工作的團隊,更是企業的成功之道。
隱形冠軍最主要的三個要素是品質、策略與接近客戶的能力,而最不需要的就是價格,這些都值得台灣企業永續經營的參考。
問:社長有許多創新的思維,也帶領企業找到許多新方向,面對台灣未來十年,有哪些對於產業領導人的建議?
答: 大家要相信台灣在創新上具有新的價值,過去曾經遇到一家佔全球腳踏車鍊條產量高達七成的隱形冠軍,其創辦人問我,甚麼樣的競爭對手可以超越自己。我告訴他,鍊條免費或是鍊條可以產生出多元的數據,善用軟體創造超越硬體的價值。在聽了我的建議後,這家廠商立即與工研院合作,尋求更創新的發展。我對台灣產業具有相當深厚的期待,而利他是經濟成長的一個重要思維。
在數位轉型的風潮下,雖然有許多熱門的科技與應用,但企業仍要回到核心,重新思考數位轉型的目的為何?方能透過科技對核心價值產生更多提升。未來10年可能是最困難、風險最高的時代,但台灣只要能在現在的基礎下掌握產業發展契機,相信也將是重要的黃金十年。微軟也將於台灣建立全台首座、全球第 66 座 Azure 資料中心,聚集產業能量,協助台灣成為全球不可或缺的主角。
全程精彩內容,Podcast請搜尋<花想世界>。
第二季花想世界podcast隆重推出,將透過產業數位轉型的深度對談,分享後疫情時代企業經營心法,引領企業領導者建立突破性的思維,協助組織達成更好的商業與營運模式。
5大平台,隨選隨聽!
-
- Apple Podcast :https://aka.ms/podcast-s2-Apple
- Spotify:https://aka.ms/podcast-s2-Spotify
- SoundOn:https://aka.ms/podcast-s2-SoundOn
- KKBOX:https://aka.ms/podcast-s2-KKBOX
- Google Podcast:https://aka.ms/podcast-s2-Google-Podcast
《花想世界》第一季六集節目已完整上架播出,可以在以上平台收聽。
另外,微軟新聞中心《花想世界》Podcast專欄也集結了精彩的專題故事,歡迎一起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