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二分法:化解混合式工作型態的矛盾之處
若要順利推展混合式工作型態,請跳脫「辦公室或遠端」的二分法, 並欣然接受各種可能性
混合式工作型態的矛盾之處,在於:員工期望享有遠端工作的彈性混合式工作型態的矛盾之處,在於:員工期望享有遠端工作的彈性,卻又想要兼顧面對面工作帶來的靈感和簡易度。鑑於許多組織正緊鑼密鼓因應重新開放職場所衍生的各項變革,混合式工作型態的矛盾之處可能會導致進退兩難的局面。員工該如何兼顧兩者所提供的優勢?
或許問題的重點,不在於進退兩難的局面本身。採用「實地」或「遠端」的二分法,雖不難理解,卻也容易造成難以突破的限制。若要跳脫二分法,以尋求符合混合式工作時代需求的嶄新作業模式,我們就必須重新定義何謂「職場」。唯有如此,才能運用多項嶄新技術來協助員工跳脫二分法,並透過截然不同的靈活方式來寓工作於生活。
真正的混合式職場,不會單純依照人們的實際聚集地點來界定,而是透過人們在團體成果中感受到歸屬感和共通願景的方式來定義。這份歸屬感可讓員工轉換成利害關係人,有了利害關係人,才能賦予空蕩蕩的電腦螢幕和辦公室諸多意義。
許多使用線上工具進行協同作業的團隊,勢必都知道:在工作時身處的實體空間,並不等同我們實際完成工作的地點,畢竟,後者往往只是單純的數位空間。「工作是在特定地點進行的活動」已成為一項根深蒂固的文化規範。這表示,員工只有「人在辦公室」和「不在辦公室」兩種選擇。不過,過去幾個月,全球眾多組織皆歷經了全遠端工作模式,而「工作需侷限在單一空間」的既定概念,也因而遭到破除。
在工作時身處的實體空間,並不等同我們實際完成工作的地點
自網路誕生起,人機互動 (HCI) 領域的眾多學者便建立了網際網路為「地點」的概念。在 1996 年的研討會報告中,人機互動研究人員 Steve Harrison 和 Paul Dourish 劃分了「地點」和「空間」之間的區別,而此一概念也成為將場域延伸至數位領域的重要關鍵。
Steve Harrison 和 Paul Dourish 認為,空間只是我們的實際所在之處,地點則是我們實際行動之處。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如同房子和家的差別。他們提到:「房子雖然可以遮風避雨,但家才是我們的真正居所…空間往往只表示空間本身,但地點則代表我們使用該空間的方式。」
相較於固定待在某個實體空間,自 2020 年初開始,我們已開始將工作地點分散至各處。網際網路已成為數百萬人從事工作的最新「地點」。儘管成效各有不同,許多公司不僅有意以線上取代眾多實地工作程序,更期望透過線上來滿足過去需透過辦公室來進行的高機能需求,例如團隊向心力和創意協同合作。
然而,此一依賴性也反映出將目的和場所混為一談的二分法思維。目的需反映對共通願景的理解,亦即工作活動自身的意義,而且無論身在何處,都不會有任何不同。因此,目的才是工作「場域」背後的共通原由,這也是在相同空間呼吸相同空氣難以企及之處。
經驗分享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共通的參考架構來思考何謂「地點」。地點是人們分享相同經驗、相互了解和進行互動的所在。因此,一致性為建立場域的重要關鍵。一致性可讓人們站在平等的基礎上,繼而營造歸屬感。
當然,若能採用專為混合式工作型態打造的工具,將有助於提供經驗分享管道。專為跳脫工作二分法所開發的各類型技術,正帶領我們邁向不同的嶄新境地。員工體驗平台可建立數位化架構,透過知識和文化交流來連結不同團隊 (無論身處哪個實體空間)。新的雲端電腦領域會將整個作業系統存放在雲端中,好讓員工能拋開單一裝置的束縛,進而於所在之處完成工作。而工作流程中存取的各項協同合作應用程式,則有助於破除協同合作、溝通和業務程序上的隔閡。混合式會議可讓遠端參與者享有親臨會議現場的臨場感,並運用智慧型攝影機協助參與者透過遠端畫面彼此面對面,藉此創造更高的包容性。有些組織甚至著手使用混合實境 Metaverse 來進行實驗,藉此模擬 3D 職場。
目的才是工作「場域」背後的共通原由,這也是在相同空間呼吸相同空氣難以企及之處。
不過,光是升級技術是不夠的。如何推動程序和參與,才是消弭實體和數位不一致的重要關鍵。唯有協助各方投資打造共享環境,才能催生貨真價實的混合式工作地點。如果方法得當,員工就能在任何實體據點享有相同的參與度,甚或享有更勝以往的成效,從而拋開「實地」或「遠端」工作所帶來的束縛。只要能讓員工投身其中,並感到歸屬感,他們就能自由選擇工作地點,而不必侷限在單一空間 (家中或辦公室),如此一來,就可望促進創新、進行文化交流,並大幅提高其福祉。
以看似簡單的雙向聊天功能為例。在 2020 年,在所有會議都改採線上模式後,視訊會議期間使用聊天功能的機率也為之攀升。會議期間的聊天有助於定義新的地點屬性,像是比較內向的員工可能偏好使用這種方式發言,或者,同事之間也可透過適當的表情圖示來強化情誼。無論何者,都可讓員工營造歸屬感。若要落實跳脫二分法的思維,就必須創造各種讓員工自行作主的機會,藉由聊天、協同合作雲端應用程式或非同步會議體驗,讓眾人透過嶄新方式來齊聚一堂,並齊心協力。
解決混合式工作型態的矛盾之處,意味著拋棄「工作空間等同職場」的根深蒂固陋習。隨著混合式工作時代翩然到來,我們工作的空間將大舉涵蓋企業園區、衛星中樞、居家辦公室或咖啡店。更重要的是,員工在指定時間位於何處,將持續不斷地變化。正因如此,將員工劃分為「在辦公室」和「在家辦公」,將成為毫無意義的舉動。在新的混合式工作時代中,上述二分法已不再管用,我們應該欣然接受各種可能性,讓工作場域跳脫「空間」的束縛,並著重於「方法」和「對象」上。
若欲了解原文,請參考微軟官方部落格